澎湖漁村限定祭典-吉貝拜船拜門口,漁民的信仰與文化傳承

澎湖旅遊除了壯麗的海景與白色沙灘外,想更深入旅遊、認識當地生活,有機會一定要來一趟限定的「吉貝拜船」;這是一年一度吉貝漁村最重要的信仰祭典,象徵著人與海的連結,也展現了澎湖漁民世世代代傳承的智慧與敬畏。

昔日澎湖人以海為生居多,各鄉鎮擁有豐富的海洋信仰與祭典,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吉貝舉行的 「拜船」與「拜門口」;透過祭典,漁民展現對大海的敬畏、對祖先與好兄弟的尊敬,同時祈求平安與豐收。

 


/FOLLOW ME/
FacebookInstagram
廣告是維護網站收入來源之一,如您不介意,可關閉對本站的廣告封鎖,期許未來可以帶給您更好的網站速度與內容,謝謝。

✔︎ 澎湖花火節|水上體驗&澎湖船票最殺優惠


拜船與拜門口祭典

吉貝島上農曆七月的重頭戲「吉貝拜船、拜門口」,是島上傳統祭典習俗的一環,牽涉拜船之後的普渡儀式。

  • 農曆 7 月 28 日是為吉貝村傳統的拜船日,漁民會準備牲禮、飯菜、乾糧與酒水等等,在船上或岸邊祭拜老大公(漁民守護神)與好兄弟,祈求來年航行平安、滿載歸來。

    這天是吉貝島上漁民心中不變的祭典日,就這一天的下午,短短幾小時內完成,這天島上大小船都不會出海。

  • 隔天農曆 7 月 29 日 是拜門口普渡的日子,普渡好兄弟、請靈返回,再與地方信仰進行交流。 
  • 無論農曆當年是否有 7 月 30 日,這兩天的儀式都固定舉行,不會因曆法少一天而取消拜門口儀式。

吉貝拜船是什麼

吉貝拜船的歷史可追溯至清代,最初是漁民在出海捕魚前,向老大公(漁民守護神)及海中好兄弟祈求平安與豐收的儀式;隨著時間流轉,這項習俗成為吉貝島的年度大事。

而拜船時刻,都是在農曆月底,一定都是退潮時,更能看出吉貝退潮乾到海水枯竭的港灣,所以吉貝這漁港,又有「臭乾港」之稱,只要一遇退潮船隻均無法進出。

拜船儀式的意義

拜船-漁民的祈願與敬畏;漁民相信,透過拜船能獲得海神庇佑,避免船難與意外,這不僅是一種宗教信仰,更是一種精神寄託,將祈願轉化為團結與希望。

儀式的意涵:

  • 祈求航行平安,避免海難
  • 希望來年漁獲豐收
  • 對大海表達敬畏與感謝

為什麼只有在吉貝島舉行?

澎湖群島有許多漁村,但完整保留「拜船」儀式的,目前應該只有吉貝嶼;就這回上島,跟船家聊天時在說,聽說以前在馬公內垵漁港、外垵漁港,也有拜船、拜碼頭祭典儀式,現在就不確定是否還有保留,是否還有人在遵循以往。

而為什麼只有吉貝拜船儀式,較為廣傳,或許這與島上的地理位置、漁業型態及地方社群的凝聚力密切相關,也讓吉貝拜船成為獨一無二的文化盛事。

吉貝拜船儀式流程

漁民準備的祭品與供桌
船主會準備牲禮、飯菜、乾糧、酒水等,擺放在船頭或岸邊的供桌上;如果是單人作業的小船,則簡化為飯和魚菜湯,卻同樣充滿誠意。

(其實,這回也是有看到大船,只準備兩樣飯菜祭拜著,I人作祟,不好意思去訪問)

  • 中大船的船主都會準備牲禮、飯菜、乾糧、酒水等祭拜老大公與好兄弟,希望來年出海平安、滿載而歸。
  • 單人作業的小船或是收成沒有那麼好的,則簡化祭品,擺放飯、魚菜湯,簡稱為「飯菜」。

海上拜船的祈福儀式
祭品就位後,漁民會焚香、祈禱,並在船上或岸邊行禮,象徵向海神與好兄弟報告,祈求平安順遂。

北風嚮,象徵漁季轉換
拜船同時也是「北風嚮」的象徵。隨著東北季風逐漸到來,漁業從夏季的小管、丁香魚,轉換成冬季的白腹魚、土魠魚,象徵新漁季的開始。

祭拜的牲禮、飯菜、乾糧與酒水等等,可以買現成的,也可以自家料理準備的;今年看到的機率,則是一半一半,有部份都是請馬公餐廳(如阿東海鮮餐廳)煮好一桌、打包裝盒再運送上來的。

 

拜船儀式和拜門口大多都是下午三點後開始,一方面陽光比較沒那麼豔陽,食物比較好保存,人也不會被曬過頭。

拜船後半段就是燒金紙,傳統或較長輩的作法,則是直接在港邊焚燒,如果是講究乾淨和環保的,也有漁民船家會用金爐桶統一燒;最後再放個鞭炮,有表示圓滿和送行的意思。

拜船後的祭品

漁村都比較早吃,以便早睡早起;而拜船結束的時候,也差不多在傍晚了,這些準備豐盛的餐點,也就直接複熱當晚餐和宴請船員、夥計了,島上居民都笑稱說,這夜是吃酒、買醉日。

吉貝拜門口 普渡好兄弟

在拜船後,吉貝會在隔天進行 「拜門口」普渡儀式,延續儀式的完整;家家戶戶於村口或特定地點擺設供桌與祭品,焚香迎接「好兄弟」來臨,象徵與靈界交流。

而供桌擺放的方向,還有其規矩,反問村民,有時候也是那種長輩傳下來就這樣啦((笑));Cherry我的猜想是,擺放的方向,可能、應該也是隨著人車行進出入口的方向而定的。

  • 對亡靈與無主孤魂的安撫與尊重
  • 讓拜船儀式更圓滿完整
  • 加深村民之間的信仰共識

不論當年的農曆是否有三十日,拜門口這一天一定會舉行,象徵著傳統信仰的堅持;而島上一同拜門口的景色,令人覺得另類的窩心與團結,越往巷弄走去,越有其鄉村才有的人情味。

當你來到澎湖吉貝旅行時,不妨在七月間安排一趟文化之旅,親身體驗拜船與拜門口的氛圍,親身感受漁村祈願儀式,體驗島嶼的文化靈魂。

這不只是宗教文化儀式,更是一種漁村文化的凝聚力與傳統延續,這份傳承百年的祭典,不僅讓人感受到大海的浩瀚與神秘,更展現了漁村的情感與生命力。

吉貝的信仰故事,值得你走進來親眼見證。

吉貝拜船與拜門口常見問題 FAQ

Q1. 吉貝拜船是什麼?

A: 吉貝拜船是澎湖吉貝島漁村的傳統祭典,固定在農曆七月二十八日舉行。漁民會準備牲禮、飯菜、酒水等祭品,在船上或岸邊祭拜老大公與好兄弟,祈求平安出海與漁獲豐收。


Q2. 拜門口是什麼?

A: 拜門口是拜船的延續儀式,於農曆七月二十九日舉行。村民會在家門口或指定地點擺設供桌,普渡孤魂與好兄弟,象徵與靈界交流,讓拜船祭典更加完整圓滿。


Q3. 為什麼拜船和拜門口要連續兩天舉行?

A: 拜船是向大海與守護神祈福,而拜門口則是安撫亡靈與好兄弟,兩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這種安排展現了漁村「敬天、敬海、敬靈」的完整信仰觀。


Q4. 如果農曆七月沒有三十日,還會舉行拜門口嗎?

A: 會的。無論農曆七月是否有三十日,拜門口依然會在二十九日舉行,不會因曆法變化而取消。這代表了傳統儀式的堅持。


Q5. 遊客可以參與或觀賞吉貝拜船與拜門口嗎?

A: 可以。雖然主要是村民的宗教活動,但遊客通常可以在旁觀禮、拍照,感受祭典氛圍。不過建議保持尊重,不要打擾儀式進行,遵守在地習俗。


Q6. 吉貝以外的澎湖地區也有拜船嗎?

A: 有。拜船是澎湖常見的傳統祭典,不同島嶼都有類似的祭海儀式。但吉貝的拜船與拜門口相連續兩日,是其中最具特色與完整性的文化活動之一。

   
Cherry
Cherry

用攝影、文字打造的攝文旅食空間;喜好自然、原鄉、有故事的旅遊,一個不愛受約制的射手女,就是喜歡旅遊、美食、活動,用攝影記錄所見、用文字撰寫所聽,同是愛好者的你,歡喜來作伙同樂。

主機服務:金城事務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