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東|原鄉咖啡旅程,親自體驗莊園採果、手烘咖啡,品味在地的啡嚐不可

台灣也能種出好咖啡,這不稀奇,但要深入認識與體驗咖啡之旅,這趟或許可以改變你我對咖啡的認知!

這趟原鄉咖啡兩日一夜旅程,來到了霧台三地門禮納里瑪家萬巒吾拉魯滋,藉由這趟旅程,多多認識咖啡,漫遊部落,跟文化做朋友,親近土地,跟大自然來趟輕旅行。

霧台原鄉百合咖啡01.jpg

 

第一站、霧台咖啡

來到霧台前往百合民宿咖啡前,會看到與經過的霧台基督長老教會,這棟宛如小城堡的宏偉華麗的華麗聖殿,於1966年設立,霧台村民以三年的時間,採用魯凱族傳統建屋架構;設計者以魯凱族的團結精神為中心思想設計與自建,而這座長老教堂亦是杜巴男先生生前最後的作品。

拱型大門、天使雕像,整棟建築物融合了現代美學與魯凱特有文化的風格,自然散發出的雄壯氣勢,在藍天的襯托下,更顯得神聖而莊嚴,石材的紋路與質地,讓教堂顯得磅礡,令人不禁心生崇拜。

霧台長老教會.jpg

經過霧台基督長老教會後,來到了百合民宿咖啡,來到霧台旅遊慢活時,如果可以就別匆促停留,這裡也有提供接待家庭的服務,有機會的話,可以來住住石板屋,體驗不同的部落生活。

霧台原鄉百合咖啡02.jpg

在這裡只要是空地,都可以看到正在日光浴的咖啡豆子,這裡高度高,日照充足,所以日曬法是最方便的處理方式了。

霧台原鄉百合咖啡01.jpg

稍微看過百合民宿咖啡屋內的壯觀,老闆就到了他的咖啡小店內,準備沖泡咖啡讓我們這群來自四面八方的旅人,小酌一下稍微紓解舟車勞頓之苦啊。

霧台原鄉百合咖啡03.jpg

老闆手持雲朵不鏽鋼細口壺沖著已磨細的咖啡粉,讓我們這一群愛好咖啡的人,細細的品味這場表演。

霧台原鄉百合咖啡04.jpg

霧台原鄉百合咖啡05.jpg

淡淡的香醇,順滑的口感與入口的苦味。

霧台原鄉百合咖啡06.jpg

延伸閱讀:霧台一日遊霧台二日遊

第二站、三地門咖啡

接近中午時刻,我們驅車來到了三地門,選擇這家五餅二魚用餐,我們大家也都各自點了咖啡來享用。

五餅二魚店內採用的的是德文部落咖啡,而德文部落位置在海拔分布約800~1200公尺間,這個主要居住排灣族與魯凱族的村落,午後總是雲霧繚繞,氣候宜於咖啡生長,打從日據時代起,便已有栽植咖啡的紀錄,耆老相傳這裡產出的高山咖啡,還曾作為進獻給天皇的貢品。

三地門鄉德文部落,若要溯原追究種植咖啡的歷史,可上溯百年之久,在這裡秋冬收成之際,超過半數居民就開始忙著採咖啡、曬咖啡,為生計打拼著;而這個曾歷經莫拉克風災的小小山村,如今可由在地社區帶領之下,可一窺海拔1200公尺間的咖啡風情阿。

食在唯一01.jpg

德文部落的咖啡採取的是日曬法和水洗,然後以生炒方式後製做咖啡。

食在唯一02.jpg

食在唯一03.jpg

 

現沖現喝的阿拉比卡種咖啡,喝起來不酸不澀,順喉尾韻還略帶點香,對我來說,這個口感我還蠻喜歡的。

食在唯一04.jpg

餐廳也有販售部落人們自行選豆、製豆的咖啡,以自產自銷的方式販售,一旁還有搭配原住民周邊商品,包裝成禮盒組在販賣。

食在唯一05.jpg

第三站、禮納里瑪家咖啡

在地勢沒這麼高的禮納里也有種植咖啡和咖啡廳,那就是瑪家的好山林咖啡工坊;我們下午就來到這裡長知識、親自採咖啡果、體驗咖啡後製的過程。

瑪家好山林咖啡農場01.jpg

瑪家好山林咖啡工坊老闆簡單說明,再來讓大家分組,一組去較高海拔的地方進行採果,一組就在工作坊一旁的空地採集。

咖啡果養成由咖啡樹苗 → 成樹 → 開花 → 結果 →成熟,這麼長的一段時間後就可以進行採收;我們就是要來親身體驗採果囉,邊採集老闆還邊解說這裡適合種咖啡樹的故事,因為這裡氣候日夜溫差大、霧氣重、無汙染,是咖啡樹喜愛的生長環境,非常適合咖啡樹生長。

而好山林咖啡工坊在前幾年引進了兩種不同於以往所種植的咖啡樹種,這個樹種有些優點就是較矮小,產量多,耐溫度;從種植期開始到採收期間,各方面生長情形都很良好,意外的是這些新種植的咖啡樹種,將成為工坊咖啡豆的主要產出的品種,主要有鐵比卡、卡杜拉、黃波旁…等品種。

看這些紅色寶石,顆顆圓潤飽滿的,在聖誕前夕來到這裡,看到這些,頗有呼應的感覺。

瑪家好山林咖啡農場02.jpg

這些果實,在邊採時可以將外層果皮撥開,就可以直接吃咖啡果肉了,吃起來微酸甜的並不難吃哦,吐出來的仔,往地上丟,隔上幾年,有可能又是一顆小幼苗囉。

分兩批去採回來的果實,其實多少都看得出果實的外型略有點小小不同,高海拔的因為氣候變化較大因素,所以較大較圓,黃色部分也較多。

瑪家好山林咖啡農場03.jpg

採果>漂洗
採收回來的咖啡果實,篩撿並除去未成熟、過度成熟或是已經乾黑和有病害的果實。
將咖啡果實倒進大水桶內,加水,利用人工篩撿把所有浮在水面的果實,全部撿出來丟掉,樹枝、樹葉也撿掉。
再把果實撈起,進行下一步去皮工作。切記不要將果實一直泡在桶子內,過度浸泡會使咖啡豆產生腐臭味。

瑪家好山林咖啡農場04.jpg

採集回來後,倒入桶中,進行漂洗和去皮的步驟;成熟的果實,輕輕按壓,裡面的咖啡豆就會「踫」出來,大夥們同心協力地把剛剛採回來的果實快速去皮。

另外注意的是,去皮這項工作最好是當天就處理掉,最多在收成以後24小時之內,避免果實腐蝕,而正常的咖啡果實內大多是有二粒咖啡豆的哦!

瑪家好山林咖啡農場05.jpg

正常咖啡豆處理方法有日曬、水洗、半水洗、蜜處理…等方式,老闆說會看當天採收的豆子情況,再來判斷要用哪種處理方式。

  • 日曬法是最傳統、省事的生豆處理法。
    一、篩除浮豆
    二、日曬乾燥:將整顆連肉帶皮帶子的咖啡果實,就是即將成熟的或半熟的豆子鋪在平地或器皿上進行自然乾燥。
    三、去殼:將完成自然乾燥的果乾,以去殼機器打掉乾硬的果皮、果肉和羊皮層,生豆就出現了。
    當咖啡豆的水分降低到12%時,就可準備打磨掉幹硬的果肉和銀皮。

    • 日曬豆的顏色偏黃,烘焙後中鋒會呈棕色,而不是水洗豆的白色。
    • 日曬豆相對可以擁有更好的甘味和醇厚度,酸味也會較少,但品質可能較不穩定。
  • 水洗法是目前較普遍的生豆處理法。
    一、篩除浮豆(同日曬法)
    二、去果肉
    三、發酵去果膠
    四、乾燥
  • 蜜處理法:
    去除咖啡櫻桃果皮後,留下黏稠的果肉部分,然後進行乾燥處理,進行日曬乾燥的生豆製成過程,而後去除果肉層及果膠層;蜜處理過程容易受到污染和黴害,需要全程嚴密看管,不斷翻動,避免果肉間黏住造成發霉,與避免產生不良的發酵味。

    • 它的好處在於能好好的保存咖啡熟果的原始甜美風味,令咖啡呈現淡雅的油脂風味及核果香甜。

瑪家好山林咖啡農場06.jpg

咖啡處理過後的豆子,就可以進行烘焙;老闆拿了已經處理過也較為劣質的豆子,讓我們玩玩體驗咖啡後製的過程,一邊進行炒豆烘焙,另一邊進行挑豆。

在烘焙這裡,在分成半直火式和直火式翻炒,兩種都是需要人手不停地翻攪鍋內豆子,使之豆色均勻美麗;生豆經過攝氏二百度以上烘焙,水分開始蒸發,體積膨脹,重量則會減輕,要視烘焙程度而定,烘焙愈深,重量損失愈多。

 

另一個重要現象是排氣,生豆在烘焙過程中會釋放出二氧化碳,咖啡豆在烘焙過後還會繼續進行排氣;這就是在手工烘焙時,可以聽到一爆二爆的聲音,還可以看到銀皮。

咖啡豆的化學反應在烘焙時可藉著聲音、顏色及味道來判斷反應進行的程度,而咖啡豆顏色會隨著持續加溫,由灰綠色轉成金黃色進而淺褐色、微量出油的赤褐色、接著是大量出油呈現油滋滋的黑褐色。
※炒豆時要注意,可別不小心就把豆子烤焦了。

瑪家好山林咖啡農場07.jpg

直火烘焙下的咖啡豆,很容易變成深焙阿,咖啡自然香味和油脂,自然散發呈現在外表。

瑪家好山林咖啡農場08.jpg

瑪家好山林咖啡農場09.jpg

想要認識咖啡各種議題的探討,好咖啡在屏東原鄉,要享受咖啡最初的風味,在禮納里瑪家好山林咖啡工坊。

瑪家好山林咖啡農場10.jpg

第四站、萬巒吾拉魯滋咖啡

最後一站萬巒,在萬金聖母聖殿附近,走過萬金綠色隧道後,一棟新穎的吾拉魯滋部落咖啡產業館就位於永久屋入口處,來這裡聽咖啡如何評鑑、手烘咖啡DIY活動。

泰武鄉約有七成居民在大武山下種植咖啡,因風災過後遷村的美麗新天地,來到這吾拉魯滋部落之後,更以咖啡產業的發展主軸作為一鄉一特產,目前是台灣最大的有機咖啡生產地區。

源自於大武山原始無汙染山林涓滴,純淨甘冽的水質,灌溉出風味多元的高質量泰武咖啡豆,它被視為是大武山給予排灣子民的禮物,更是來自祖先所守護的山林土地的恩惠。

吾拉魯滋部落咖啡產業館01.jpg

這些咖啡農民為了使產銷體系更加健全,成立「有限責任屏東縣原住民泰武咖啡生產合作社」,規劃農產品展售活動及教育訓練等產業深耕的工作,打響泰武鄉的知名度,進而達到經濟發展、青年回鄉、文化傳承等目的。

吾拉魯滋部落咖啡產業館02.jpg

泰武是典型的山地鄉,居於大武山之間的谷地,其地理位置和氣候環境上適合咖啡的種植,在日據時期引進質量較優的阿拉比卡種咖啡;在居民重視水土保持、生態環境與產業共榮下,提高生豆產量及單位面積產量,推廣有機生產與生產履歷概念,提升台灣咖啡烘焙技術,開發多樣化的咖啡相關產品,將泰武咖啡品牌化經營。

吾拉魯滋部落咖啡產業館05.jpg(圖:蜜處理之咖啡豆)

從103年6月開始經營咖啡館,專售在地出產的咖啡,也讓7年級生李宗儒,有機會返鄉行銷最愛的咖啡。

李宗儒與同事著手建立泰武咖啡識別,要讓更多人品嚐到「水果香氣中帶著甜味的後韻」,像屏東陽光般溫暖的原鄉咖啡;這棟館內的青年們真是臥虎藏龍,除了李宗儒專案管理,還有一位留英博士返鄉、助族人打響名號的華偉傑

這天就是由李宗儒為我們講解「咖啡如何評鑑」和進行「手搖咖啡香,烘培DIY」,在視聽教室說明「第六屆屏東咖啡評鑑會暨第二屆屏東咖啡烘焙賽」,下午就讓我們利用精緻手烘陶壺體驗各種烘培程度,所呈現的咖啡風味。
(說明飲用泰武咖啡對身體的好處,指導我們一起烘焙咖啡豆,感受不同的樂趣。)

吾拉魯滋部落咖啡產業館03.jpg

  1. 依比例配置好的生豆,這已經是日曬過後的咖啡豆,將之倒入經過設計的陶壺。
  2. 先開火,在有節奏的左右搖擺雙手(不要上下搖晃,豆子會從上面的孔灑出來的),不要讓豆子定點停住,避免烘焙不均勻。
  3. 豆子在受熱一定的溫度下,會有一爆和二爆的聲音,聽到爆後的聲音接下來熄火,再來就是觀察豆子顏色,看個人喜好,選擇要烘焙出中淺焙或深焙的口感。
  4. 將倒出的咖啡豆,拿至冷卻機器吹拂,利用機器降溫,亦可把爆開的銀皮吹散。

吾拉魯滋部落咖啡產業館06.jpg

吾拉魯滋部落咖啡產業館07.jpg

再來工作人員,就會協助包裝裝袋,看個人要咖啡豆裝袋再放置3-7天,等內部水分微微蒸發掉;還是要直接磨成粉做成濾掛式咖啡,口味會稍微有點差別,就看個人喜好囉。

呼應節慶,所以我們拿到的包裝袋都是應景聖誕節的喜慶紅色,另外他們也有萬金聖誕季的限定版咖啡唷!

吾拉魯滋部落咖啡產業館08.jpg

等「手搖咖啡香,烘培DIY」告一個段落後,就是品嘗中淺焙咖啡和深焙咖啡的時刻,館內派出了部落貴族勇士杜博森為我們大家服務囉。

吾拉魯滋部落咖啡產業館09.jpg

吾拉魯滋部落咖啡產業館的吉祥物「豆寶與豆妹」,豆寶是圓潤強壯的哥哥,是產量稀少的圓豆(公豆),在精緻過程中烘焙成有醇厚度和迷人香氣的終身焙豆,不苦不澀且尾韻回甘;豆妹是在呵護中成長的,則是正常型態的咖啡豆(母豆),是種明亮帶果酸的中淺焙豆。

日曬法的豆子最怕下雨了,只要天空不小心下了點毛毛雨,館內的人就得趕緊把外頭日曬的豆子都給搬進屋。

吾拉魯滋部落咖啡產業館04.jpg(圖:泰武咖啡產品,有販售咖啡豆系列、濾掛系列、單品系列)

結合在地原住民藝術與文化,將原住民的文化元素融入在包裝中,來這裡品嘗有機咖啡、逛逛永久屋、泰武國小遊賞、認識泰武咖啡,更親近排灣族文化。

吾拉魯滋部落裡,除了咖啡產業館,在周邊或是泰武國小旁,都有一些分散的咖啡屋或是咖啡車;我們看到了這間完整的石板屋,這家也是專營咖啡的餐飲店VuVu祖母咖啡.泰小石板屋

完成八十年的祖母咖啡夢,在孫輩郭茂源身上繼承、實踐,排灣少女堅持的咖啡夢,郭茂源將產自阿姆歷勒咖啡莊園的咖啡品種命名為VuVu咖啡(台灣祖母咖啡),並往大武山高海拔處續種,追求高海拔更優質品種;他還計畫將泰武聚落打造成百家爭鳴、文化與咖啡齊香、獨具特色風味的咖啡街,而他似乎已經做到了,我們從容地在部落內遊走,不禁輕鬆的享受起這氛圍了。

吾拉魯滋部落咖啡產業館10.jpg

吾拉魯滋部落咖啡產業館11.jpg

泰武村部落排灣語「吾拉魯滋」意思為「擁有四個小社的大部落」的永久屋,而這天來吾拉魯滋看看傳統石板屋、聽聽著名的古謠,再來一杯品質愈發成熟香醇的泰武咖啡,真是愜意。

吾拉魯滋部落咖啡產業館12.jpg

延伸閱讀:霧台一日遊霧台二日遊

|INFO|
  • 霧台咖啡 百合咖啡/民宿粉絲團
    地址:902 屏東縣霧台鄉霧台村岩板巷45-1號
    電話:08-7902393
  • 瑪家好山林|粉絲團
    地址:903 屏東縣瑪家鄉瑪家村瑪卡札亞街23巷1號
    電話:0937-478305
  • 五餅二魚.食在唯一|粉絲團
    地址:901 
    屏東縣三地門鄉三地村中正路二段9號2樓
    電話:08-7993676
  • 吾拉魯茲部落咖啡屋粉絲團
    地址:921 屏東縣泰武鄉泰武村大武山一街7號(萬金聖母教堂附近)
    電話:08-7837131
  • VuVu祖母咖啡.泰小石板屋 地址:泰武國小
Cherry
Cherry

用攝影、文字打造的攝文旅食空間;喜好自然、原鄉、有故事的旅遊,一個不愛受約制的射手女,就是喜歡旅遊、美食、活動,用攝影記錄所見、用文字撰寫所聽,同是愛好者的你,歡喜來作伙同樂。